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工作专题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正文内容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平凉市疾控中心流感健康提示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3-06 16:38:05  |   阅读次数:次   】     【选择字号:
根据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全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频发,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四个型别。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乙型Yamagata系以及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都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流行高峰一般多为冬季和初春。
近年来,我市甲型流感流行高峰大多出现于11月至次年1月。2022~2023流行年度,我市流感样病例哨点监测显示,2022年10月中旬~11月下旬出现一过性流行高峰(甲型H3N2)。2003年1月以来,仅第7~8周有零星甲型H1N1流感检出。1~2月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人数及占门诊就诊病例比例均显著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我市流行处于非活跃状态。
一、流感的主要表现
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9~40 ℃,可伴有畏寒、寒颤,流鼻子、鼻子堵、打喷嚏、咳嗽、恶心等症状。大龄儿童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儿童有胃肠道症状,比如肚子痛、呕吐或腹泻。
注意:如果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发绀、惊厥、严重呕吐、出现脱水表现、持续高热不退等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就医,警惕重症病例及并发症。
二、流感的传播途径
1、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2、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3、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三、重点人群
流感重点人群: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肥胖者(体重指数大于30)、妊娠期妇女。
四、如何区分流感和感冒?
1、通常说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传染性低,常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也可出现低热。
2、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3、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传染性强,症状也更严重;普通感冒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而流感则会导致很多严重并发症如肺炎等。
五、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居家隔离,尤其减少与孩子、老人接触。对于6月龄内无法接种的儿童,全家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儿童感染。
2、避开人群聚集处,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到人群密集处,一定要戴口罩。
3、室内勤通风,建议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空气干燥时,可在家中适当使用加湿器,让室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户外运动,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六、流感的治疗
流感的潜伏期多为1-3天,当出现发热、咳嗽、头痛、乏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忌自行用药。
如果被诊断为流感,应当尽早隔离治疗,流感样症状较重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七、学校和幼托机构等集体机构如何预防流感?
根据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近期全国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并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发多起暴发疫情,那么对于如何预防流感就成为重中之重。
1. 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机构要认真落实查验制度,如学校要加强晨午检和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掌握学生缺勤原因,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对于确诊为流感的学生,需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或提供医院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2. 室内环境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每天要对卫生间、食堂、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重点部位及经常接触物品等进行消毒。
4.学校要借助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校园小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流感防病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病意识。
 
 
 
                                                                                     平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3月6日
陇ICP备15002317号-2

甘公网安备 62080202000272号